线上讲座:中国茶文化—礼仪
礼是中国文化的核心,中国是礼仪之邦,古代文化是礼乐文化。因此,说到中国传统文化,不能不说到礼。但是,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什么样的位置,意见并不统一。
在西方人看来,文化与区域相连,各地的风俗和语言就标志着各种文化。但对中国人来说,文化是宇宙性的,所谓乡俗、风情和方言只代表某一地区。要理解这一区别必须理解”礼”这个概念。
在西方语言中没有”礼”的同义词。它是整个中国人世界里一切习俗行为的准则,标志着中国的特殊性。正因为西语中没有”礼”这个概念,西方只是用风俗之差异来区分文化,似乎文化只是其影响所及地区各种风俗习惯的总和。
中国文化还有一个西方文化没有的概念,那就是”族”。你可以说是家。在家里”礼”得到传播,但我们一定要区分”家庭”和”家族”。通过家族,社会关系准则从家庭成员延伸到亲戚。只有”礼”被遵守时,包括双方家庭所有亲戚的”家族”才能存在。换言之,当”礼”被延伸的时候,家族就形成了,”礼”的适用范围再扩大就成了”民族”。
中国人之所以成为民族,因为”礼”为全中国人民树立了社会关系准则。
钱穆说:“要了解中国文化,必须站到更高来看到中国之心。中国的核心思想就是‘礼’。”
什么是礼?
一、首先,礼是人类自别于禽兽的标志。
人是从动物界脱胎而来的,人与动物有共性,也有区别。人与动物的区别究竟是什么,这是人们常常思考的问题。《礼记·冠义》:“凡人之所以为人者,礼义也。”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不是语言的有无,而是礼。证明之一是动物没有婚礼,所以”父子聚麀”,”麀”是雌鹿,即父子合用同一个性配偶,所以永远是禽兽。而人懂得同姓不能通婚的道理,制定了婚姻嫁娶之礼,所以人类能够不断进化。唐人孔颖达说:”人能有礼,然后可异于禽兽也。
二、礼是国家典制。
国家典礼都是按照以人法天的原则制定的。天子与北极天帝相对应,天乙所居在紫薇垣,则天子所居称紫禁城。《周礼》设计出一套理想官制,设天地春夏秋冬六官,象征天地四方六合。六官各辖六十职,共计三百六十职,象征天地三百六十度。隋唐以后,这套制度成为历朝的官制模式。称职官制度为职官礼,称军政制度为军礼,处处包含等级制度,所以也是处处为礼。
三,礼是自然法则在人类社会的体现。
儒家看到了天地的永不衰竭的生命力和创造力,是为孔子的天道观。宇宙永存,自然法则不可改变,是天然合理的。人类社会要与天地同在,就必须”因阴阳之大顺”,顺应自然规律,仿效自然法则才能生存。
治国、修身之道只有与天道一致,才是万世之道,所谓”天不变,道亦不变”,说的就是这个道理。儒家认为礼就是天道在人类社会的运用,儒家在礼的设计上,处处依仿自然,使之处处与天道相符。
《礼记·礼运》:”夫礼必本于天,动而之地,列而之事,变而从事,协于分艺。”
四,礼是社会一切活动的准则。
儒家认为人的活动,应该符合于”德”,要体现仁、义、文、行、忠、信的要求,为此,根据德的行为要求,制定为一套规范,也称之为礼。如婚礼应该如何举行,丧服应该如何穿着,对父母应该如何服侍,对尊长如何称呼等等。
道德为万事之本,仁义为群行之大,人要施行行道德仁义四事,不用礼则无由得成。要通过教人师法、训说义理,来端正其乡风民俗,不得其礼就不能备具。争讼之事,不用礼则难以决断。
君臣、上下、父子、兄弟等等的上下、先后之位,也必须根据礼才能确定。从师学习仕官与六艺之事,没有礼就不能亲近。班朝治军, lì官行法,只有用礼,才有威严可行。祷祠祭祀,供给鬼神,也只有依礼而行才能诚敬。
五、礼是人际交往的方式。
人与人交往,如何称乎对方,彼此如何站立,如何迎送,如何宴饮等等,都有礼的规定。行为合于礼,是有教养的表现,反之则不能登大雅之堂。甚至在双方并未见面,用书信交流时,也有特殊的礼貌用语。
《冠义》礼仪是从端正容貌和服饰开始的。一个有良好修养的人,一定是体态端正、服饰整洁、表情庄敬、言辞得体。
礼的内涵是如此丰富,因此,尽管中国是礼仪之邦,但是没有人可以用”一言以蔽之”的方法给”礼”下一个定义。已故著名礼学家钱玄先生说,礼的”范围之广,与今日”文化”之概念相比,或有过之而无不及”,因此,礼学实际上就是”上古文化史之学”。尽管”礼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,但是要用简明扼要的文字给礼下一个定义,却绝非易事,因为它的内涵实在是太过丰富,难以包容。钱先生的看法很有见地。”文化”一词,究竟如何下定义,据说迄今已有不下两百种说法,中国的”礼”,实际上是儒家文化体系的总称。
茶礼仪的特征与内涵
中国有着“文明古国”“礼仪之邦”的美称,礼作为中国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,对中华民族精神素质的修养产生了无法估量的作用。茶文化用其独特的魅力传承者中华民族的礼仪文化“以茶为礼”堪称是中华礼仪文明的活化石。
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为了相互尊重。在仪容、仪表、仪态、言谈举止等方面的约定组成,共同认可的规范和程序。茶礼仪是在茶事活动中形成的,并得到共同认可的一种礼节、礼貌和仪式。是对进行茶事活动中所形成的一定的礼仪的关系的反映和概括。
茶礼仪具有“规范性、操作性、差异性、继承性、传播性、自发性”等所有礼仪都具备的共性!
茶礼仪融入了“儒、释、道”的哲学思想,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“好客修睦、仁爱孝悌、自谦敬人”的思想精华。形成了以“和乐”为核心的文化内涵。中国传统的待客之礼,强调内在的“仁、敬、诚、让”,行为上以遵循一定的仪节为表征,以构建一种“和乐”的人际关系。
茶礼仪的分类与功能
不同时代、不同地域、不同民族、不同阶层、不同文化背景,茶礼仪有不同的形式与内容。“克己复礼、天下归仁”是新时期对重建礼仪文化的迫切呼唤。近年来世人在关注中国经济发展的同时,也在打量着这个古老大国的世界形象。因此今天我们倡导“继承传统礼仪,演化新礼仪”这既是中华文明薪火相传的需要,更是我们当代人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塑“礼仪之邦”的民族形象的历史责任。
① 塑造良好形象,营造“和谐”氛围:整洁大方的个人仪表,从容得体的言谈举止,必定会给对方留下深刻而美好的印象,从而有利于建立友好的关系。
② 提升民众素养,促进社会文明:近年来“少儿茶艺”就是很好的示范,让孩子从泡一杯茶开始,学会敬长辈,学会待客礼节。进而形成正确的“道德观、价值观、世界观。
③ 弘扬优秀文化,增进睦邻友好:茶礼仪中饱含着中华民族的优秀精神,是弘扬中国优秀文化的最佳载体,儒家“八礼”皆可以茶为之,通过参与茶事活动,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,感受中华传统礼仪的魅力,领略礼仪的内涵。
④ 增强文化自信,推动民族复兴:秀的传统文化是塑造文化自信力的重要资源。茶源于中国,并在长期利用的过程中产生了博大精深的茶文化,茶文化脱胎于中国传统文化,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加强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领悟,增强民族自尊、自信、自强,推动民族富强与复兴的伟大梦想的实现